科创板,我看了看交易规则,以及准备IPO的公司,必须承认,管理层在进化,制度设计确实比创业板、新三板强多了!最近陆家嘴会上领导的讲话,切中时弊,大幅减少对市场交易的行政干预,给市场松绑,降低门槛,真正落实让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。科创板是注册制的试验田,而且50万的门槛明显吸收了新三板的教训,不至于流动性枯竭,又对主板分流有限,对没有经验的底层新韭进行了必要的禁入保护。
但是否参与科创板的二级市场投资,我仍有疑虑。
第一,老实说,中小企业质地太烂,是根子上的老毛病,创业板时代就有,中国科技股很多都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制造业。做过实业的人都明白,相当一部分中小科技民企能赚钱就是靠偷税漏税,还有财政补贴,上市一公开就没啥利润了。很多中小企业上市是任务,科技园区做工作,给几十万到一百万不等的上市补贴。这种伪高科技公司没有真正的核心科技,也没有真正的利基和护城河,这一点甚至还不如主板和创业板的头部公司。中国资本市场近30年,好公司能上市的早就上市了,像潍柴、格力、比亚迪,海外上市的有BAT。很多等着在科创板圈钱的公司,就是原来新三板的次货换了个马甲,还有就是主板的公司分拆子业务。
第二,估值不会太便宜。流动性有门槛限制,供给侧有注册制,估值就应该极低作为补偿,公司基本面弱但估值极低也能赚钱,但恐怕还是一厢情愿。因为估值低政治不正确,意味着科创板失败,只有搞得红红火火把股价炒高才意味着成功,高估值高溢价才能一边吸引韭菜入场,一边吸引公司上市。何况A股历来有炒新的传统,当年中石油这种超级大盘股回归还被市场炒到48元呢!我有个原则:新股晾三年。这是老司机的驾驶纪律。因为新股基本上没有任何长期投资价值。所谓炒新,只是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。因为新股刚IPO,在A股的扭曲体制之下,泡沫是必然的。新股除了估值泡沫还有业绩泡沫,为了更好圈钱,新股往往冲业绩,粉饰财报,把故事讲足。这种背景下,新股,那怕是好公司也没有什么投资价值。不信,你复盘看看当年股民追的那些著名新股:中国石油,中国铝业,海普瑞,暴风影音、华大基因……
第三,流动性长期依然有欠缺。市场的生命线是流动性,流动性充足,猪都能飞上天,黄铜能卖出钻石价;流动性不足,钻石也只能当石头卖。看看07年的大蓝筹、13年的创业板,都是流动性推动的大牛市。没有流动性必须有极高的折扣率和分红率才能保障资金安全,而科创板又明显不能满足。虽然50万门槛不高,但看过中登公司统计数据就知道,A股散户其实大部分都是穷人,科创板是机构博弈,韭菜红利比不上创业板。初期,标的稀缺,概念丰富,僧多粥少,肯定泡沫不小,但别忘了这是注册制试点,理论上是不应该存在事先的实质性审查的,过会率近100%也印证了确实是真想搞注册制。也就意味着,拉长时间,未来的筹码可能敞开供给,而资金面毕竟是有门槛限制的,一旦供求平衡被打破,赚钱效应消失,那市场可能就从溢价转为折价。
最后,容我遐想,为什么现在强推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?90年代股市能够开设,打破姓社姓资的障碍,很大一个理由就是当时为国企解困。现在的科创板和注册制,国家意志更像是应对外部的摩擦,因为众所周知,产业政策和补贴一直是矛盾的焦点,政府扶植之手逐步退出,由股市融资来替代财政补贴,无疑是更符合市场化、更有效率、更少争议的路径。让尽可能多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困,让尽可能多的科技创业输血强身,而不是让少数特权公司上市高价套现,因此,上市数量要多多益善,普惠均沾,注册制是不二选择。
总之,希望科创板的命运不要重蹈十年前创业板的覆辙!当初的创业板不就是今天的科创板吗,负担着创新升级的光荣使命。创业板从2009年初始1000点起步,几经曲折,最高炒到4037点的历史高峰,平均市盈率高达146倍,然后又慢慢回归到1400点,股价沉浮改变了很多股民一生的命运……
科创板如何才能避免创业板老路?如何才能真正成功?症结在于,所谓的市场化是伪市场化,不是真正的市场化。注册制的精髓,是让市场说了算,新股发不发出来、定价多少都是由市场来决定,监管部门只是维护游戏规则,对犯规者严查问责,不要关注股价涨跌。股票跌到集体破净,跌破净资产,自然发不出来,IPO自然中止;股票有泡沫,既然受到资金欢迎,为什么不能增加供给?放开价格,敞开供应,市场自动会平衡供求关系,政府越指导、越干预,特权资本和投机资金的套利圈钱的空子就越大!
老毛君对科创板这块试验田建议如下六策:
第一,打包集中发行
既然注册制,就简化审查,不要事先控制数量和价格,交由市场决定。为什么机构打新敢报出天价?因为申购的新股无论价格多高,上市首日在二级市场上都不乏勇敢者接盘,新股不败成为A股神话,当年48元的中石油、188元的海普瑞除了给二级市场留下了一地鸡毛外,没有给股民留下任何教训。正常的市场,有涨有跌,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是常态,只要你敢炒,就源源不断的发给你……因此,必须扭转市场的惯性预期,打破新股不败的神话。小盘股50家加起来的募资量也赶不上发一个大盘股,就像一群饿汉吃饭,一盘一盘上菜,当然一抢而光,一次把硬菜全端上来,饿汉自然喂饱。上市首日集体破发,还有人敢炒新股?所以必须市场化,打新不败就是一朵奇葩,当新股破发成为常态,打新的无风险套利消失后,上万亿打新资金选择分流进入债市或者股市,各路资金在二级市场靠平等的机会赚钱,否则二级市场永远是一个最后高位接盘的垃圾场。
第二,存量发行,自愿限售
存量发行应当允许,甚至允许大股东上市就抛一部分老股。存量发行和增量发行没有本质区别,价格偏离价值,大股东迟早都要套现,泡沫越久,套现越晚,股民亏损越大;套现越早,反而越能把泡沫扼杀在摇篮。存量发行的关键是应当由发行人在IPO时自愿申报,如果大股东选择存量发行,无论在路演时说的多么天花乱坠,也会降低市场报价的热情,拉低发行价,迫使大股东只能低价套现;反之,如果大股东选择增量发行,当然市场会给予一定溢价。既然允许存量发行,限售期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。强制的限售期这个政策本身就是失败的,无非是让大小非把一些利好攒到解禁期到来后发布而已。公司在大股东控制之下,财报也可以做粉饰处理,大股东想套现,总会在最佳价位套现。所以,限售期应当由大小非自愿申报,市场可以根据限售与否判断大股东经营企业的诚信程度,用股价高低来约束大小非套现。
第三,继续开放公司门槛
科创板改革力度很大,亏损企业允许上市,这是巨大的突破,因为创业阶段的公司很多都是亏损的。盈利性要求把BAT等优秀的互联网公司逼到了海外上市,让国际资本赚的盆满钵满。但还不够,应当进一步降低门槛,允许香港的红筹股、美国的中概股回归科创板,甚至允许外国公司来中国上市,吸引全球的优秀公司,海纳百川,实现几年前沪市“国际板”的梦想,如果股民能在A股直接投苹果、微软、谷歌,买到真正的全球冠军,那才是大国股市的风范。
第四,彻底取消涨跌停板,实行T+0
不用说了,最大程度减少对交易的行政干预,这些管制措施本身理由就莫名其妙,不但没有保护股民,反而增加了很多套路,例如涨停板敢死队。
第五,做空机制
只有允许和保护做空,多空平衡才能给公司准确的定价。股市也需要打假,早打比姑息好,“两康一乐”的悲剧恰恰证明了A股缺乏浑水公司和做空机制,才导致几十万股民上当受骗,血本无归。做多做空都是技术问题,不是道德问题,空头不是坏人,从某种意义上说,空头是市场的啄木鸟,浑水公司没有搞垮美国股市,反而净化了市场。科创板应当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第六,严刑峻法
监管部门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——严刑峻法:严查信披不实的责任,鼓励甚至牵头小股东集体诉讼,让大股东、承销商、保荐人、会计师这些造假产业链赔得倾家荡产。注册制没有事先审查,但重点在事后问责。没有股东集体诉讼的严打,注册制将会变成上市公司圈钱割韭菜的盛宴。
总之,A股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、管出来的,是30年来父爱主义根深蒂固结出的恶果、苦果,过度的审批和干预不但没有保护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,反而把A股变成了圈钱市、割韭市、炒作市,企业家不安心于实业经营而是热衷于资本游戏,也使得广大股民长期陷入“一赢二平七亏”宿命。
科创板、注册制是30年来股市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,A股的成年礼,长远看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、干净、完善。科创板有没有投资价值?就看进一步的改革开放。嘴炮没用,看疗效,什么时候投资者能在科创板买到苹果、谷歌、微软,买到阿里、腾讯、百度,买到华为、大疆、头条,什么时候我就在科创板大胆扫货,买!买!买!
祝科创板成功!!!